產品時間:2023-01-29
甲胎蛋白(AFP)校準品;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兒肝中合成,分子量6.9萬,在胎兒13周AFP占血漿蛋白總量的1/3。在妊shen30周達高峰,以后逐漸下降,出生時血漿中濃度為高峰期的1%左右,約40mg/L,在周歲時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本產品僅供科研,不得用于臨床,醫療,食用等
甲胎蛋白(AFP)校準品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兒肝中合成,分子量6.9萬,在胎兒13周AFP占血漿蛋白總量的1/3。在妊shen30周達高峰,以后逐漸下降,出生時血漿中濃度為高峰期的1%左右,約40mg/L,在周歲時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
甲胎蛋白在產婦羊水或母體血漿中AFP可用于胎兒產前監測。如在神經管缺損、脊柱裂、無腦兒等時,AFP可由開放的神經管進入羊水而導致其在羊水中含量顯著升高。胎兒在宮腔內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AFP可經羊水部分進入母體血循環。在85%脊柱裂及無腦兒的母體,血漿AFP在妊shen16-18周可見升高而有診斷價值,但必須與經驗結合,以免出現假陽性的錯誤。
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約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細胞腫瘤出現AFP陽性率為50%。在其它腸腫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
但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卻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而且隨著病情惡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會急劇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診斷原發性肝癌的一個特異性指標。
過去一直認為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具有確立診斷、早期診斷、鑒別診斷的作用。近年大量的卻發現,部分肝硬化病人會出現AFP達到上千,但多年都沒有肝癌的跡象;同時發現約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過10
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異性標志,但血清甲胎蛋白陽性未必都是肝
癌。什么情況甲胎蛋白會出現陽性呢?
甲胎蛋白由新生的幼稚肝細胞分泌,胎兒的肝細胞沒有發育(分化)*,分泌的甲胎蛋白量很大,所以孕婦的甲胎蛋白會陽性。肝癌是尚未分化的肝細胞,當然能大量分泌甲胎蛋白。
孕婦在分娩1年后體內的甲胎蛋白就會恢復正常,正常值為每升血內甲胎蛋白含量不超過20微克,如果甲胎蛋白升高到每升血400微克以上,那么患肝癌的機率就很大了,這時還要進行超聲波檢查,因為有30%~40%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不會升高,所以需要進行綜合檢查。
雙胎孕期甲胎蛋白值比單胎高一些,所測350ng/ml在正常范圍,高于正常值三倍以上才有意義。單胎妊shen有參考值:孕21周均值82.3,3 倍值246.9,雙胎應大于493以上才有意義。目前用測甲胎蛋白值來篩查神經管畸形,孕21周以后一般不做這項檢查。可用B超監測神經管畸形的。
甲胎蛋白(AFP)校準品
本產品僅供科研,不得用于臨床,醫療,食用等
相關產品